首页/应用数据库/ 59 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测定法
分享:
方法:
HPLC-MS/MS法
基质:
人参、枸杞
应用编号:
102807
化合物:
5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色谱柱:
Navigatorsil C18 2.7μm 150 x 3.0mm
样品前处理:
请先登录您的账户,才能查看样品前处理过程。登录
色谱条件:
请先登录您的账户,才能查看色谱操作条件。登录
文章出处:
天津应用实验室
关键字:
植物生长调节剂
摘要: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农药,包括与天然植物相似的合成化合物和直接从生物体中提取的激素,区别于传统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作用是在农业生产中有效的调控作物的生长过程,提高作物的品质,增强作物的抗逆性,稳定产量和增产等。
 2024年7月26日,国家药典委(首次发布)公示了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测定法国家药品标准草案。针对中药材种植过程中,药农为了获得短期效益,一味追求药材产量而忽视质量,导致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投入品滥用,造成中药材农药残留量超标、药材指标成分含量下降,影响了药材品质,降低了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由于尚未发布过相关国家药品标准与检测方法,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现象难以控制。
本次草案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药材及饮片或制剂中部分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主要涉及5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9种水溶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及乙烯利残留量的检测。该标准选择了我国食品、中药种植中使用较多和检出率较高的植物调节剂品种。同时,参考国内外的食品标准法规,选择了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国际食品法典中规定的有最大残留限量的品种,以及农业部登记的品种,共完成69种植调剂品种的测定方法研究;在代表性样品的选择上,兼顾不同药用部位及干扰成分,以提高方法的通用性。
迪马科技根据公示内容,参考《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测定法国家药品标准草案公示稿》《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测定法 第一法 59 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测定法》,重现了此方案,使用HPLC-MS/MS法,乙腈提取,外标法定量,Navigatorsil C18,150×3.0 mm,2.7 μm  (Cat#:88005)色谱柱分析了人参、枸杞样品中的5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案中标注"*"的待测组分,其他组分加标回收率在60 %-120 %范围内,符合标准草案规定。
注意事项:加标水平100 μg/kg的样品,部分待测组分添加回收率超出了规定范围60%-130%。其中,人参样品,矮壮素回收率15.80%、甲哌鎓回收率26.58%、吡啶醇回收率17.50%、反式玉米素回收率21.70%;枸杞样品,矮壮素回收率32.06%、糠氨基嘌呤回收率49.42%、甲哌鎓回收率25.20%、烯腺嘌呤回收率37.38%、吡啶醇回收率27.86%、反式玉米素回收率20.02%、6-苄氨基嘌呤回收率49.98%。使用标准加入法测定以上几种待测组分,加标回收率可以达到80%-120%,在标准草案规定范围内。
以人参样品加标回收为例,分析了7种回收率异常待测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①矮壮素:30 %硅胶吸附损失以及提取损失。②糠氨基嘌呤:C18填料吸附损失。③甲哌鎓:47%硅胶吸附损失以及提取损失。④烯腺嘌呤:C18吸附损失和10%硅胶吸附损失。⑤吡啶醇:提取损失高达60%以上,硅胶吸附损失约25%。⑥反式玉米素:C18吸附损失约45%。⑦6-苄氨基嘌呤:C18吸附损失约40%。如果加入石墨化炭黑,对大多数待测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吸附。客户可参考以上规律优化提取方法和净化方法。
图谱:

目标化合物的XIC图:

目标化合物的定量离子色谱图:

Copyright©1993-2025. Dikma Technologies Inc.,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迪马欧泰科技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  |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