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1-10
参考GB 5009.204-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
第一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丙烯酰胺是一种潜在致癌物,主要由食品在高温加工(如油炸、烘焙)过程中通过美拉德反应生成。自2002年瑞典科学家首次报道其在淀粉类食品中的存在后,丙烯酰胺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全球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其列为2A类致癌物,各国相继制定限量标准或监测指南,凸显其检测的必要性。
GB 5009.204-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于2025年9月2日发布,2026年3月2日实施,第一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LC-MS/MS)测定食品中丙烯酰胺,包括样品前处理、色谱分离条件、质谱检测参数及质量控制要求。其试样净化方法包括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层析柱法,其中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法为本标准新增加的试样净化方法,可适用于所有食品。迪马科技在国标的基础上进行方法优化,省去水提后的离心操作,直接在水提溶液中加入乙腈进行萃取,并通过盐析(Cat.#: 64774S)实现相分离,减少转移损失,提高绝对回收率。然后在乙腈萃取液中加入正己烷,同样实现除脂目的。萃取液再经过基质分散净化管(Cat.#: 64771)净化,进一步去除干扰物,提升样本清洁度。
虽然前处理步骤已有效去除大部分基质干扰,但在实际LC-MS/MS分析中,对于复杂样品,如茶叶、咖啡等,部分共萃取杂质仍可能影响丙烯酰胺的准确测定。针对此问题,迪马科技根据标准对色谱柱规格等要求,最新推出Endeavorsil® C18,150x3.0mm, 1.8μm (Cat.#: 87008)色谱柱产品,可有效分离目标物与杂质,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本方案以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回收率在90-120%之间,可供广大客户参考使用。
本方案适用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定量限为10μg/kg。
(1) 丙烯酰胺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适量丙烯酰胺标准品,用甲醇溶解配制成标准储备液1.0mg/mL;
(2) 丙烯酰胺中间液Ⅰ:准确吸取适量丙烯酰胺储备液,用纯水配制成丙烯酰胺中间液,浓度为10.0μg/mL;
(3) 丙烯酰胺中间液Ⅱ:准确吸取适量丙烯酰胺中间液Ⅰ,用纯水配制成丙烯酰胺中间液Ⅱ,浓度为1.0μg/mL;
(4) 13C3-丙烯酰胺储备液:准确称取适量13C3-丙烯酰胺标准品,用甲醇溶解配制成内标储备液0.1mg/mL;
(5) 13C3-丙烯酰胺工作液:准确吸取适量13C3-丙烯酰胺储备液,用纯水配制成13C3-丙烯酰胺工作液,浓度为1.0μg/mL。
(1) 称取1g样品于50mL塑料离心管中,加入100μL 13C3-丙烯酰胺工作液;
(2) 向离心管中加入10mL纯水,振摇30min;
(3) 再向离心管中加入10mL乙腈,振摇10min;
(4) 再向离心管中加入0.5g氯化钠和4g无水硫酸钠作为盐析剂(Cat.#: 64774S),振摇5min;
(5) 8000rmp离心5min,移取上清至另一个离心管中,并加入5mL正己烷,振摇5min;
(6) 8000rmp离心5min,弃去上层正己烷,下层清液再用5mL正己烷重复萃取一次,下层清液备用。
取2mL备用液于基质分散净化管中ProElut® QuE 15mL Tube,150mg PSA/150mg C18/20mg Carb/200mg SCX/150mg MgSO4(Cat.#: 64771),涡旋5min,8000rmp离心5min,取1mL上清液于40℃水浴氮吹浓缩近干,用0.20mL水复溶,经0.22μL水系滤膜过滤(Cat.#: 37177),待测定。
UPLC条件
色谱柱:Endeavorsil® C18,150x3.0mm,1.8μm (Cat.#: 87008)
流速:0.2mL/min
进样量:10μL
柱温:35℃
流动相:A:0.1% 甲酸水溶液 B:甲醇
梯度设置:
.jpg)
质谱条件
电离模式:ESI
扫描方式:正离子扫描
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
电喷雾电压:5500V
雾化气压力:50psi
辅助气压力:50psi
气帘气压力:20psi
离子源温度:500℃
定性离子对、定量离子对、碰撞气能量及去簇电压见下表: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400-608-7719
www.dikma.com.cn

精品推荐



